核心提示:研究人员发现,感染者在确诊新冠30天后,肺栓塞风险增加了33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增加了5倍,一般性出血事件风险增加了2倍左右。
胸闷气急是危险信号,此类人群阳后需警惕“肺梗”“心梗
医生提醒,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高龄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被新冠病毒感染,在对症治疗感染的同时,一旦出现胸痛、胸闷、胸部不适、晕厥、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新冠病毒感染最多的症状是发热,咳嗽;对这些症状,由于大众的知识普及度高,会及时用药或就诊处理。但如果出现胸闷气急时,由于医学背景的缺乏,每个人的关注度会不同程度缺失。自我感觉良好,或觉得没什么事情,坚持一下就好了。殊不知,这在医学上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阳性一个月后,肺栓塞风险增加33倍
研究人员发现,感染者在确诊新冠30天后,肺栓塞风险增加了33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增加了5倍,一般性出血事件风险增加了2倍左右。与未感染新冠的人相比,出血风险升高将持续2个月,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持续3个月,肺栓塞风险升高持续半年。
2022年8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显示:新冠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比流感住院患者高60%-89%。新冠病毒感染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急性肺栓塞是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尤为重要的事情。
医生提醒大家,如出现突发的单侧肢体的肿胀、皮肤发红、小腿“抽筋”等,休息后症状不缓解;以及不明原因的突发胸闷气急、胸痛等等表现时,需要即刻到专科就诊。配合医护人员行相关检查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排除是否有肺动脉栓塞或心梗等急危重症。